公司举办青年博士发展论坛第四期

来源:AG凯发K8国际发布时间:2024-12-16浏览次数:10

20241212日,AG凯发K8国际“青年博士发展论坛”第期在员工活动中心204会议室举行。本期论坛由李凌飞博士和张方方博士主讲,汇报题目分别为《汉日动物类表人喻词的比较研究》和《自我:概念演化和文学表达》。学院学术委员会代表桑迪欢、学位委员会代表贡希真以及来自学院各专业的十余位教师参加了此次论坛。

李凌飞博士研究发现,汉语和日语中存在大量用于评价性格、日常行为及人品等的性向词汇,隐喻是创造性向词汇的重要手段。利用“中日韩三国性向词汇语料库”对汉日动物隐喻进行统计和比较后发现:首先,两国在“蜂”等喻体的使用、负面评价倾向、负性原理(顾及他人,与周围保持一致)等方面显示出一定的共性。其次,汉语出现了不少“牛、羊、驴、鸡、鸭”等家畜、家禽相关的隐喻,日语中却十分罕见;此外,虽然两国同时使用“鸟、虫”等动物隐喻,但是观察以及评价视角大不相同。汉日动物隐喻的共性源自两国国民相同的身体体验,而两国不同的社会文化是导致差异的重要原因。

张方方博士从哲学和文学的角度追溯了人类探索自身的历史。自我的观念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柏拉图的灵魂三分说,到中世纪奥古斯丁和阿奎那对灵魂与自我的探讨,再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兴起,以及启蒙时代对理性和自我意识的认识,经历了不断深化、内化和抽象的过程。进入现代,实践主体的观念将自我重新和世界链接,克服了二元论和形而上学的困境。自我实现,不管是在心理还是现实层面,都是一个在行动和与世界的互动中不断发展的过程。

两位博士分享生动有趣,展现了深厚的学术功底和良好的表达能力,引发与会教师的强烈共鸣与热烈讨论。贡希真老师和桑迪欢老师分别对两位博士的分享进行了总结点评,高度肯定了两位老师研究的学术价值,并对青年博士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应用成果的未来发展表示了期待

 公司组织了“青年博士发展论坛”系列交流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起一个互动沟通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教师们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推动了跨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并有助于教学科研团队的组建。这一系列举措为学科的发展、专业的建设、课程的优化探索了新的路径。未来,学院将继续推行更多具体且高效的措施,助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提升其教学水平与教研能力,拓宽其学术视野,从而推动学院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目标。